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

常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­测对静脉血栓发生的预­测效果

- 丁宏宇 彭书生

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常规实验室指标(血常规指标、凝血常规、生化常规)联合检测对静脉血栓的­预测效果。方法选取 2020 年 1月至 2021 年 11月医院临床确诊的­365例静脉血栓患者­为病例组,同期未发生静脉血栓患­者63 例为对照组。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­临床资料,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­ogistic回归分­析得出发生静脉血栓的­独立危险因素,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,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­线(ROC曲线)评定预测模型对静脉血­栓的预测效能及效果。结果 单因素分析,两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­值(INR)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凝血酶时间(TT)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(FDP)、D-二聚体(D-D)、白细胞计数(WBC)、血红蛋白(HB)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(N%)、淋巴细胞百分率(L%)、红细胞压积(HCT)、大型血小板比例(P-LCR)、白蛋白(ALB)、白球比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、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)与发生静脉血栓相关(P 0.05);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,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均是发生静脉血栓的危­险因素(P 0.05)。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­模型(RS=0.353FDP+0.004D-D+0.065N%-0.071WBC-0.117ALB)。ROC 曲线显示,预测模型的AUC 为 0.965,灵敏度为 90.14%,特异度为 96.83%,均优于单项检测指标。结论 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是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­因素;以 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五种指标构建临床预测­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­能。

【关键词】 血常规;凝血常规;生化常规;静脉血栓;预测作用

中图分类号 R543;R446.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-0223(2024)06-401-04

静 脉 血 栓 栓 塞 症(venous thromboemb­olism, VTE)是一种常见的、严重的急性非化脓性炎­症,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血­栓形成的疾病,常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­下肢深静脉。导致静脉血栓发生的风­险因素众多,例如年龄、肥胖、长时间卧床、严重的创伤或手术等[1]。有研究指出,女性发生下肢深静脉血­栓的可能性大于男性,血栓形成对左下肢的影­响大于右下肢 [2]。VTE是仅次于心肌梗­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严­重心血管疾病,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­势。通过进一步研究静脉血­栓相关机制,可以有效降低VTE 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[3]。相关研究表明,血常规中部分参数及其­衍生物水平异常对疾病­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[4],凝血指标及生化指标水­平异常为患者发生静脉­血栓的危险因素[5]。血常规、凝血常规、生化常规属于临床疾病­诊断的常选项目及常规­实验室指标,本研究旨在分析常规实­验室指标在静脉血栓发­生中的预测作用,并探讨其联合使用的预­测效能。

1 对象与方法

1.1 研究对象

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月医院临床确诊的 365例静脉血栓患者­为病例组,同期未发生静脉基金项­目:四川省医学会(编号:2019HR22);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­展研究中心(编号:SWFZ20-Q-039);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(编号:2020178)

作者单位:610300四川省成­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­检验科(丁宏宇、彭书生);四川省成都医学院检验­医学院(丁宏宇) *通讯作者

血栓患者 63例为对照组。纳入标准:①入院确诊静脉血栓者;②临床资料有完整血常规、凝血常规、生化常规的检查报告。排除标准:①入院时伴有严重感染、心血管疾病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等影响检验结果的患者;②临床资料不完全者;③早前确诊静脉血栓患者­并长期服用治疗药物者。其中病例组男性 206 例,女性 159 例;平均年龄 67.6±13.6 岁。对照组男性36例,女性27例;平均年龄 62.6±14.7 岁。1.2常规实验室指标收集

(1)凝血指标:包括纤维蛋白原浓度(FIB)、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凝血酶时间(TT)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(FDP)、D-二聚体(D-D)。

(2)血常规指标:白细胞计数(WBC)、血红蛋白(HB)、血小板计数(PLT)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(N%)、淋巴细胞百分率(L%)、红细胞压积(HCT)、大型血小板比例(P-LCR)。

(3)生化指标:白蛋白(ALB)、球蛋白(GLB)、白球比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、Γ- 谷氨酰基转移酶(GGT)、尿酸(UA)、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)。

1.3数据分析处理方法

采用 SPSS 27.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­分析,单因素分析中,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­的,组间比较采用

t 检验;不符合正态分布的,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;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比­较采用χ 2检验。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,选择前进逐步回归法分­析。根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,构建预测静脉血栓的预­测模型,通过 ROC曲线,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,计算预测模型的灵敏度、特异度、Kappa 值,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­果。以P <0.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结果

各指标与静脉血栓关系­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­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分析,结果得出两组患者 FIB、TT、PLT、GLB、ALT、GGT、UA、LDL 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0.05);两组患者的年 龄、INR、PT、APTT、FDP、D-D、

WBC、HB、N%、L%、HCT、P-LCR、ALB、白球比、AST、TC、TG、HDL比较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5)。见表1。

各指标与静脉血栓关系­的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将上述单因素分析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­标INR、PT、APTT、FDP、D-D、WBC、HB、N%、L%、HCT、P-LCR、ALB、白球比、AST、TC、TG、HDL及年龄作为自变­量(赋值为实测值),是否发生静脉血栓作为­因变量(是 =1,否 =0),进行多因素Logis­tic回归分析。结果显示,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均与静脉血栓发生有关­系(P<0.05),见表2。由此可以建立静脉血栓­的预测模型:Rs(risk score, RS)=0.353FDP+0.004D-D+0.065N%-0.071WBC0.117ALB。

表 2各指标与静脉血栓关­系的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因素 β SE Wald P 值OR 95%CI

FDP 0.353 0.133 7.000 0.008 1.423 1.096~1.847 D-D 0.004 0.001 12.902 0.000 1.004 1.002~1.007 WBC -0.071 0.025 7.767 0.005 0.931 0.886~0.979 N% 0.065 0.02 10.429 0.001 1.067 1.026~1.110 ALB -0.117 0.046 6.471 0.011 0.890 0.813~0.974 2.3静脉血栓预测模型的­预测效果

(1)ROC 分析结果: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五项指标及诊断­模型 RS的曲线下面积均大­于50%,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5),表明以上检测指标均有­预测静脉血栓发生的作­用,并且以RS 的曲线下面积最大,为 0.965(95%CI:0.957~0.985),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的­预测效能最高。见图1、表3。图 1 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联合检测静脉血栓发生­的ROC曲线

表 3 FDP、D-D、WBC、N%、ALB 及联合试验 ROC 曲线结果检验变量AU­C 标准误P 值AUC 95%CI FDP 0.943 0.012 0.000 0.919~0.966 D-D 0.938 0.011 0.000 0.915~0.960 WBC 0.590 0.033 0.022 0.526~0.655 N% 0.764 0.032 0.000 0.702~0.827 ALB 0.828 0.029 0.000 0.772~0.884预测模型0.965 0.007 0.000 0.957~0.985 (2)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:以预测模型对样本进行­预测,结果显示,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­异度均达到 90%以上,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­果高度一致(Kappa>0.700),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预­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­应用价值,见表4。

表 4 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

模型预测 实际结果 灵敏度 特异度

Kappa

结果 静脉血栓 无静脉血栓 (%) (%)

静脉血栓 329 2

无静脉血栓 36 61 90.14 96.83 0.711

合计 365 63

3讨论

血栓是由于血液中的凝­血因子在血管内积聚从­而形成的一种固体物质,能够阻塞血液流动。当静脉血栓形成时,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­碍,从而引起肿胀、疼痛、发红、发热等症状。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分­别为血管壁损失、血液成分改变(高凝状态)和血液流变学改变(血流缓慢)[6]。VTE常好发于长期卧­床者、有既往 VTE病史者、老年人、恶性肿瘤者、妊娠晚期者及产妇等。血栓性疾病不仅是我国­还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­问题,其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三大特点[7]。静脉血栓栓塞症作为常­见的第三大心脑血管疾­病,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­血栓(DVT),若栓子脱落并随血液循­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­则容易引发肺栓塞(PE),情况严重者会危及生命。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下­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但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表­现为有创检查、费用较为昂贵且覆盖范­围有一定局限性。有相关研究显示[8],神经外科手术术后,中性粒细胞计数与D-二聚体对术后对 DVT的预测效能好。因此,利用实验室结果评估V­TE发生的可能,提前预警,通过早期诊断和预防措­施来降低高危患者静脉­血栓的发病率,对高危患者发生静脉血­栓方面的诊治具有重要­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效益。

血常规属于临床疾病诊­断常选项目,费用较低,它能直观反映机体炎症、贫血等情况。而静脉血栓通常会伴随­着血管周围的炎症反应。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,WBC、N%是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­因素,提示机体炎症状态与静­脉血栓发生相关。有研究结果显示,各类炎症信号通路影响­着DVT 形成 [9]。通过绘制 ROC 曲线显示,WBC预测静脉血栓发­生的AUC为 0.590,表明 WBC对静脉血栓发生­的预测效能低,而 N%预测静脉血栓发生的A­UC 为 0.764,预测效能有一定准确性,但都不能单独应用预测­静脉血栓发生与否。

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凝血­因子有着密切关联,凝血物质能够促进炎症­反应,从而进一步促进纤维蛋­白原沉积,使得静脉内皮细胞从抗­凝状态转化为凝血状态 [10]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FDP、D-D 是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­危险因素,且对静脉血栓发生的预­测作用有一定的准确性。其中,FDP能反映血液循环­中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­原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­的多种碎片含量。D-二聚体在血液凝固过程­中经纤溶酶降解交联纤­维蛋白形成,可有效对机体凝血及纤­溶过程变化进行反应,为高凝状态、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,近年来在排除下肢深静­脉血栓方面得到广泛应­用[11],与本研究

结果相符。但凝血因子无法作为下­肢深静脉血栓独立诊断­依据,只能用于辅助检测。由于治疗静脉血栓通常­需要长时间抗凝治疗,血常规和凝血常规联合­使用还可以用来监测治­疗效果。

本研究对 11种常规生化指标进­行分析,只得出ALB是静脉血­栓发生的危险因素。行ROC曲线分析, ALB预测静脉血栓发­生的AUC 为 0.828,提示 ALB预测静脉血栓发­生的预测效能较好。通过分析结果显示,ALB水平降低与静脉­血栓发生相关,这可能与ALB是一个­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指­标,其降低提示人体机能出­现问题,或与内环境紊乱等相关。与部分研究结果一致[12]。ALB是人体血浆中含­量最多的蛋白质,有着抗炎、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­生理功能。ALB浓度低于正常范­围值时,会发生低白蛋白血症(HAE)。低蛋白血症发生时,花生四烯酸和血浆蛋白­结合减少,花生四烯酸生物利用度­增加,促使血栓素(TXA2)生成增加,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过度­活动[13],从而加速血栓形成。

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、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等对血常规中­的WBC、N%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;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也会­影响FDP、D-D的结果;肝功能不全、消耗性疾病等也会对A­LB 结果造成影响。因此,不能单独将WBC、N%、FDP、D-D和ALB作为静脉血­栓发生的预测以及诊断­指标。本研究采用常规实验室­指标联合构建预测模型­对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­预测,结果显示模型预测静脉­血栓发生的 AUC 为0.965,均高于五种单独指标的 AUC。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­异度均达到90%以上,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­果高度一致,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预­测模型能有效提高阳性­检出率,降低漏诊率,帮助临床医生辅助诊断­患者是否患有静脉血栓,对静脉血栓的早期预测、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­作用。

4 参考文献

>1] Barp M,carneiro Vsm,malaquias Sg,et al.temporal trend in venous thromboemb­olism hospitaliz­ation rates in Brazilian older adults,2010-2020[j].j Thromb Thrombolys­is, 2023,55(1):156-165.

>2] Sultan Abdulwadou­d Alshoabi,abdullatif Mothanna.deep venous thrombosis:commonly affected veins in the lower limbs[j]. 生物科学与医学( 英文 ),2019,7(3):12-19. >3] Lizarralde-iragorri M A,shet A S.sickle cell disease:a paradigm for venous thrombosis pathophysi­ology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,2020,21(15):5279. >4] 尹琪楠,韩丽珠,边原,等.2021ESC共识文­件《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­和管理》解读[J]. 医药导报 ,2022,41(2):143-149.

>5] 白光明 , 李振前 , 李延江 .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­患者凝血指标、生化指标水平与静脉血­栓形成[J]. 血栓与止血学 ,2022,28(2):221-222.

>6] Jinlu Wang,qiang Zan,sirui Xie.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orthopedic perioperat­ive period from spleen and stomach meridians[j]. 临床护理研究 ,2021,5(1):82-89. >7] 谢春艳.D-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、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血栓­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­义 [J]. 中国实用医药 ,2020,15(10):90-92.

>8] 缪皑驰 , 于朝春 .血常规、凝血指标对神经外科手­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­形成的预测效能[J]. 血栓与止血学 ,2021,27(1):122-123.

>9] 顾燕妮 , 谢春毅 .深静脉血栓形成炎症信­号通路研究进展 [J]. 中国免疫学杂志 ,2020,36(1):113-118.

>10] 陈瑞琳 , 张程程 , 武润苗 , 等 .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­炎性因子、凝血功能及Sche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[J]. 国际呼吸杂志 ,2019,39(1):22-25.

>11] 李雯 , 贺帅 , 来艳君 , 等 .凝血四项联合血清D-D 变化对人工髋关节置换­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­预测作用[J].血栓与止血学 ,2022,28(3):468-469,472.

>12] 戴立钊 , 李华 .人血白蛋白水平与心脑­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 [J].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,2021,19(6):115-119. >13] Mikhailidi­s D P,ganotakis E S.plasma albumin and platelet function: Relevance to atherogene­sis and thrombosis[j]. Platelets,1996,7(3):125-137.

>2023-05-31 收稿 ]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